桑树柳
桑树柳是对生长在家乡盐碱地上一种植物的俗称,至今我也不知道这种植物的学名叫什么。
老家的房子东临是一个姓胡的人家,他家房后原来有几棵桑树柳。记得春夏交际之时,桑树柳的叶子都长出伸展开来。有时候,我们会在它的枝条上发现一个俗名叫什么牙的黑色硬壳动物,动物的牙长的很特别,像一个小铡刀,你拿个小树枝往它嘴里一放,咔嚓就给剪断了。小伙伴们往往希望能在桑树柳上逮一个,这样一下午的时光就在不断的咔嚓中打发了过去。
村后半里地的地方,是一个很高的土岗,上面长着很多尝起来很咸的野草,也长着不少的桑树柳。小伙伴们放了学,常常会跑到这儿玩上一阵,藏个猫、打个坷垃仗……,欢快的笑声不时响彻这片天空。后来村里的人取土,将岗子挖出一个不小的大坑,坑里有个位置全是胶泥,这里又成了我们小孩的阵地,挖了胶泥团打弹弓用的丸子、做取暖用的小炉子等等。随着后来取土越来越多,土岗也逐渐夷为平地,种上了庄稼,和周围的田地没有了什么区别。
我们村北边最远的土地大概有2里多路,紧邻的一片荒地是北边村庄李集的。那时候这片地上什么庄稼都不能种,只生长着野草和众多的桑树柳。由于其他的农活我们干不动,割草就是小孩子必修的功课。午饭后,叫上几个小伙伴,拿着铲,背着粪箕子或者挎着篮子,就一路来到这片荒地。大家商量着先玩撂铲的游戏,每个人都先去割来一把草,放在一起。然后把铲摆在一边,通过打“七八九”的方式,决定撂铲的顺序。撂出来的铲落到地上的不同姿势,会被大家判定一个分数,最后得分最高的人就会把那一堆草赢走。如此这般玩几次,突然发现天快要黑了,自己的篮子里还没有几把草,于是赶紧找个地方去割草,割着割着天就黑了,带上不满的篮子回到家里,少不了挨上父母一顿数落。
下一次再出现这种情况时,想到上次父母的数落,为了避免挨训,干脆找来几个树枝,把篮子底下撑起,上面再放上草,这样就显的草比较满了。回到家里,果然父母没有说什么,慌慌张张把草连树枝一起倒在草堆里,找机会溜出家门和伙伴们玩去了。
说不定哪一天,在这片荒地上割草时,会突然从某个桑树柳丛后面窜出一只野兔来,大家一见兔子顿时欢呼追赶起来,哪知兔子非常聪明,被追赶时从不直线逃跑,采取的是迂回的战术,这样东拐西拐地一会就消失在桑树柳丛中,大家哄地一声,又都返回去继续割草了。
再后来,农民种地开始使用化肥,不少的盐碱地经过改良,都成了能种庄稼的好地,原来生长在这上面的桑树柳也就不见了踪影。
多年后,我大学毕业留在市里,上下班途中有时会路过环城公园。有一天在市里医院附近,看到绿化从中种了几棵桑树柳,倍感亲切,像见到了久违的朋友,也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。